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

[991030][活動心得][01]

  2001年陳水扁執政時研擬「人權基本法草案」無下文、2006年立委蕭美琴提出「同性婚姻草案」在立院遭惡意杯葛、2009年現任總統馬英九在「國際人權日」簽署「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條約」然而卻對同志人權相關立法與政策毫無建樹。故本屆同志遊行主題為「投同志政策一票—Out&Vote」。

  10月31日下午舉行的第八屆台北同志大遊行,六大隊分別在六輛前導車指引下由館前路右轉忠孝西路,依序在南陽街與館前路車道上集結,然後展開印有「投同志政策」字眼的六色彩紅旗。 遊行結束後,大夥兒聚集在終點舞台。主辦單位邀請20位講者,包含學界教授、NGO組織、學生、身障者、同志參選人代表,分別依「同志家庭」、「性污名」 、「多元性身份」、「同志年度事件」、「多重弱勢」、「同志身份參選」六個主題進行分言,透過發言者關切的角度爭取、改善同志/性別 困境。

  今年三月台北市政府禁止校園成立同志社團,號稱同志友善之都的政府部門竟然帶頭違法孤立青少年同志!雖有「性別平等教育法」和「性別工作平等法」等法律明文保障同性戀者受教育與工作權利,但實質上卻一點也不平等。台灣現行的健保保費、節稅制度、青年成家方案等社會福利政策完全排除了單身、老人、同志、新移民和勞工,獨厚異性戀中產階級的核心家庭制度,同志除了「沒有家」以外還「不能老」。我們應該支持尊重多元性別且正視社會現實的政治人物與候選人,各黨派應該端出實質的競選政見,不只是在選舉時露臉講講場面話、開巴樂票!

  此次性/別相關社團製作了元智大學的標版,希望透過高舉的標版讓大家知道元智大學校園對於同志、性少數同學的關心,並希望藉此讓原本躲在校園之中無助的性少數同學知道我們的存在,知道自己並不孤單,進而一起參與讀書討論會,一起創造校園性別友善的空間。

  參與遊行後讀書會團員閱讀《性政治入門—台灣幸運演講集》,此書共分八個章節:認識台灣社會脈絡:文化與社會運動、近年台灣重大性/別事件、性政治:性運的由來及其派別、情慾解放運動:一個歷史一社會的觀點、女性主義解構:陽序初探、浮出地表的性邊緣:性工作與跨性別、罔兩問景:含蓄美學與酷兒政略、綜合討論:性/別與社會差異。

  一直以來,很多人都認為性/別研究或者性/別相關事務是屬於西方的,那些問題並不存在我們華人社會。閱讀此書之後我們發現,其實性/別研究是針對在地的各個情勢而發展出來的。對於性/別研究一般人通常認為只有研究性別或者男女兩性的概念,但其實「性/別」分指「性」和「性別」中「別」的差異。除了有男、女、跨性別之外還有許多差異的概念,性/別是非常多元而複雜的。

  「同性戀」在台灣一向是用來羞辱話語,但經過一系列的社運以後,同性戀主體雖然知道自己應該擁有基本的人權,但長久以來的社會情感結構卻使得同性戀者依舊感到羞恥、害怕、不敢肯定自己。到了1990年美國的酷兒運動顛覆了這一系列的羞恥邏輯,翻轉羞辱的位置,提出「我就是同性戀,怎麼樣?」及「我們就是怪胎同性戀,我們無所不在,我就在這裡」的口號,使得整個原本被壓抑的情感轉化為正面肯定自我的氣勢。而這樣的轉變靠個人力量是絕對不夠的,而台灣同志遊行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下展開集體的運動。

  經過了十幾年的運動,我們在校園、社會上常可以看到一些同性戀者相互依偎,如果聽到哪個同性戀者受到霸凌時也能引起群情激憤進而聯手抗議。所以,我們除了平時上課閱讀課本的知識以外,更要關心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,不要讓自己成為冷漠的閱讀者,應該起身為追求社會公平盡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
特別撰寫:子慧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